close

IMG_0895.JPG

為了配合小豆島中午的租車時間,我們趁空擋在NORTHSHORE KAGAWA 北岸咖啡 香川悠閒地享用了早餐,才慢慢回到高松車站拿取行李到高松港的渡輪碼頭搭乘渡輪前往小豆島。三年前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也曾經造訪小豆島,但沒有租車下,光是要搞懂小豆島的巴士系統與路線圖就是一大難題,加上帶著一個幼兒園小童,最後連從飯店搭巴士都困難,除了飯店、天使之路外,我們只能前往步行可到的土庄本町街上參訪迷路街道與土渆海峽,而無法到肥土山/中山地區與大部港觀賞台灣藝術家王文志與林舜龍的產品。因此,這一回,我們選擇了自駕,三天兩夜的時間繞遍了整個小豆島,直到還車前還在最後一刻從遙遠的福田地區趕回土庄港。

一下渡輪,就看見推廣人員拿著一整盤的三分熟煎牛肉讓遊客試吃,一試之下,小豆島特產的橄欖牛香氣、肉質俱佳,雖然只是港邊的試吃,但口感與品質不輸牛排名店。美味加上工作人員熱情推薦,讓完全不趕時間的我們不知不覺多拿了好幾回,連不特別愛牛肉的小溫都拿了幾次。

趁著領車前約半個小時的空檔,我們也先將土庄港內的展品先逛了一圈。除了就在土庄港邊的太陽的贈禮外,面對港口左側的Art no Show Termina(sd02)l除了本身就是展品外,裡面也有不少有意思的展品,左右並列的黑色大怪就成了拍照的點,而在附近的again(sd03)也頗有特色。

IMG_0814.JPG

  again(sd03)

IMG_0799.JPG

領車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前往中山地區的こまめ食堂用午餐。只是,雖然離正午已經有段時間,但こまめ食堂外依然滿滿的等待人群,由於こまめ食堂採取分時段用餐,因此在領取了號碼牌後,我們就先前往在こまめ食堂下方梯田間的「小豆島之戀(sd08)」。

IMG_0823.JPG

  從こまめ食堂裡就能看見「小豆島之戀」

小豆島之戀就在餐廳前方溪谷旁,走在中山地區主要的252號公路上,一旁就是一片綠油油的梯田,翠綠的山谷搭配上梯田,即使沒有藝術品,也是讓人心曠神怡的景致。

IMG_0949.JPG

IMG_0833.JPG

IMG_0829.JPG

這一屆是王文志老師在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第四次參展,四次都在小豆島的中山村同一個位置,都是利用當地產的竹子為材料,利用手工編織的竹編建築作為創作的主題, 也讓中山村成為小豆島熱門的景點,也讓台灣成為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的重要參與者。

IMG_0853.JPG

雖然小豆島之戀就在食堂的前方,但需要沿著馬路走上一小段距離才能下到溪谷。由於山坡上的梯田都是小豆島農民辛苦耕種的成果,因此沿路的每個小出入口都掛著藝術祭藍色的告示牌,除了指點方向外,也提醒著遊客與參觀者避免誤入農人的田地。溪谷底下的作物區也有著圍籬區隔,而帶著電的圍籬還是以太陽能作為發電方式。

IMG_0825.JPG

IMG_0827.JPG

IMG_0834.JPG

走下溪谷的階梯稍有些陡,雨季剛過的小豆島還在濃濃的雲層之下,也讓溪谷底的小溪顯得格外湍急。有趣的是小豆島之戀是架設在小溪的另一端,而跨越這條看來不深但還頗有寬度的小溪卻並非正式的橋,而是用簡單的水泥磚與薄木板搭接而成的簡易便橋。也許是雨季的水量大增,讓簡易便橋並沒有完全與道路連接,讓小溫稍稍猶豫了一下才在牽引下踏出第一步,所幸這簡易便橋還頗為穩固,走到中途的小溫也放寬了心,回程的路上更是輕快地通過。

IMG_0844.JPG

IMG_0837.JPG

IMG_0836.JPG

IMG_0838.JPG

從高處往下望,小豆島之戀只是梯田間的一個點,但走下溪谷,實際上是一個設計相當繁複的展品。跨越小溪後,映入眼簾的是在轉折點看似迎賓的竹編小亭。從入口開始,整個展品都是由竹子所構成,走在竹子架起的道上感覺與木頭大不相同,而行進間竹與竹間發出的特殊摩擦聲更別有風味。

IMG_0828.JPG

IMG_0846.JPG

IMG_0855.JPG

轉過小亭舊式小豆島之戀的主建築,遠處看似一體的設計近看才發現入口玄關前有著一面向上翻捲的捲簾,已相當優雅的弧度呈現在眼前,試想極有彈性的竹子要花費多大的精力才能完成,還沒進入主建築就讓人滿心期待。

IMG_0856.JPG

IMG_0861.JPG

IMG_0883 (1).JPG

主建築裡利用交織的竹階梯而上,中間是用粗大竹子撐起的圓頂支架為核心,在從而利用竹編的技術發展而成。利用圓頂擴張而成的頂端,靜臥其下透過竹片的交織彷如是夜間點點的星空,期間點綴的水滴型窗又襯映著周遭山頭的翠綠與陰鬱的天空,給人無限的想像空間。

IMG_0895.JPG

IMG_0867.JPG

IMG_0868.JPG

躺在竹編的蒼穹之下,竹桿、竹片與竹編自然形成的縫隙成了各種的排列組合,筆直強韌的竹桿、柔韌的竹片、隨著角度變化而自然灑入的光,讓人不知不覺就忘卻了時間。

IMG_0871.JPG

IMG_0873.JPG

除了圓頂,小豆島之戀的四周也開了大小不一的小窗,透過不規則的窗格,窗外的田野風光就像是一幅畫。

IMG_0865.JPG

竹子是一種有溫度的材料,但另一方面,雨季剛結束的時分,躺在竹編的地板上卻又是透人的清涼。即使不仰望竹編的星空,光是側身看著近在眼前竹編地板,圓滑竹子自然形成的高低起伏就十分引人。

衍生閱讀:<小豆島> 竹子做的海膽:Beyond the Border - Wave(跨越國境.波) sd35

IMG_0897.JPG

IMG_0864.JPG

竹子的多種特性,讓小溫自然而然地在主建築裡玩了起來,雖然進入了不愛讓人拍照的年紀,但在竹編地板搭起的舞台上,即使不看鏡頭都有特色。

IMG_0892.JPG

IMG_0891.JPG

IMG_0890.JPG

主建築裡看似沒有出口,但四處溜達的小溫找到了一旁狹窄的竹編通道,繞著主建築緩坡向下,途中可以透過竹編的縫隙看到撐起建築的竹架與強韌的竹片,透過竹與竹,幾乎整個建築的各處都各有不同的變化,讓人不住地駐足觀看。

IMG_0900.JPG

IMG_0907.JPG

IMG_0909.JPG

 

IMG_0904.JPG

主建築的後方是由竹桿所搭建的寬闊平台,平台上放了三顆大石。從一開始的迎賓涼亭到主建築到平台,各自放置了一、二、三顆大石,除了數字遞增外,也意味著每一屆藝術祭的傳承。

IMG_0912.JPG

IMG_0916.JPG

一般的展品在離開後旅客就趕著前往下一個展場,但小豆島之戀卻大不相同,平台外是坡道頗長又緩緩下降的斜坡,光是斜坡竹子的弧度與高低起伏就讓人忍不住蹲下身來細細品味。走下斜坡,僅僅是拉開些許的距離,整個小豆島之戀後方的造型也十分吸引人注目。

IMG_0926.JPG

IMG_0921.JPG

沿著小豆島之戀往回走,平台側邊像是屏風的設計,主建築後方側邊用竹支柱外拉已拉開距離,中間用竹片編織而成的部分井然有序,搭配上方屋頂近乎隨興所至的隨意,形成強烈對比。稍稍往前繞道主建築前端,主建築的精密與遠方迎賓涼亭的簡潔又是另一種對比,各種角度都有獨特的美感。

IMG_0928.JPG

IMG_0931.JPG

小豆島之戀最為人注意的是竹編建築,不過往回走的路程間才注意到在涼亭與主建築之間得地上有一排大石以蝸牛狀排列,這是趕著進入主建築時完全沒有意識到的設計,由於走道呈現弧度曲折,這地上巨石不僅填補了空間,似乎也與竹編建築有了虛實互補,極韌的竹與極堅硬的石頭,更是截然兩樣情緻。

IMG_0936.JPG

IMG_0937.JPG

最後我們緩步的走回溪谷,再次踏上那個簡便的便橋,沿著梯田向上,慢慢地走回こまめ食堂準備用已經不是中午的午餐。

小豆島之戀(sd08

位置:肥土山/中山

開放時間:09:00~17:00

 


檢視較大的地圖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vantora 的頭像
    vantora

    老溫隨筆

    vant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