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の崎的肉片烏龍冷麵
抵達宮浦港在「海之驛站」享用了簡單卻又好吃的烏龍麵,當我們拍完照、到便利商店補完貨,準備離開時在巴士站遇到一位頭戴著有型草帽,口操廣東腔的大叔,已經在直島與瀨戶內海混了超過一周的他分享了幾個景點的資訊,在香港教授藝術的他也稍稍點評了幾個展品,當我們在地中美術館與他在次巧遇,只見他一臉嚴肅的端詳著莫內展覽廳的陳設方位,素手臨摹莫內的筆法,雖然有些展場陳設的問題想問,但看著他專注的模樣,還是將話給吞落肚裡。
但跟他巧遇最大的收穫,還是這間與「海之驛站」的巴士站遙遙相望的烏龍麵店「木の崎うどん」。
衍生閱讀:<瀨戶內海藝術祭> 直島 202 海之驛站 & 美味烏龍麵 、<香川讚岐烏龍麵> 烏龍麵迷必看:香川烏龍麵特輯
「木の崎うどん」雖然離「海之驛站」有一小段距離,特別是吃完麵從店裡一路推著推場往「海之驛站」另一側的高速町乘船處狂奔時更是覺得遙遠,但「木の崎うどん」並不難找,他就在「005直島展覽館」對面的小停車場的後方,站在巴士等候處就可以看到若大的招牌,只是如果沒有特別蒐尋或是有人指點,要特別注意到這間麵店可能也有些難度。
▲ 從巴士候車處望去,麵店就在遙遠的對角處
▲ 從馬路對面望去是這般模樣
逛完直島的美術館後,我們回到住宿的つつじ莊(Tsutsujiso)領回了行李,在莊門口搭上巴士離開了這個有露營車,有美術館,有沙灘,有黃南瓜的絕佳度假點,趁著開船前的空擋趕忙買完船票後就繞到這個在港的另一側的烏龍麵店,如果沒有用餐,這時間可說是十分充裕,但假若算上一個六歲小童永遠猜不準的用餐時間,預留再久的時間都讓人感到心驚膽顫。
衍生閱讀:<瀨戶內海藝術祭> 直島 つつじ莊(Tsutsujiso)
<瀨戶內海藝術祭> 直島 草間彌生的021 紅南瓜 與 黃南瓜
由於早已過了中午用餐時間,因此諾大的用餐區裡只有另外一位看來不似遊客的中年大叔,而一旁的炸物、魚板、丸類也只剩下零星可供選擇。「木の崎うどん」的菜單就在牆上,另一側的牆面則放上了有照片的菜單還貼心的放上編號,因此點餐時的問題就只剩下選擇冷、熱與小、大、特的差別。
▲ 寬敞、乾淨的用餐區
▲ 牆上的日文菜單
▲ 附有照片的貼心菜單
▲ 看到取餐口的「注文」二字,總讓我想到小時候廣播裡的廣告結尾總會出現注文二字
從窗口可以看到店裡唯一一位員工的作業,從取麵、裝碗、打蛋到最後放入肉片都一目了然。因為昨天採購時的一時心軟,讓我們到中午時分已經是飢腸轆轆,因此每個人都點了加入類似壽喜燒肉片的烏龍麵好飽餐一頓,但只有我為了追尋二十年前的那一碗烏龍冷湯麵,繼續點著冷麵。
▲ 處理麵條
▲ 打蛋
▲ 最後當然由小溫師的麵皮做結尾
由於加入了肉片,因此這碗烏龍麵的湯的湯頭與其他店家有相當明顯的差異,比較濃郁的肉汁與醬汁取代過往的清高湯或是醬油高湯底,連帶的很容易吸附醬汁的麵條也有不同的滋味。雖然湯底跟追尋的冷高湯完全不同也多了肉片搭配,但這裡的烏龍麵依然有香川烏龍麵的特色,麵條緊實而富有彈性。
衍生閱讀:<四國> 高松 欽山製麵所 - 烏龍麵鄉的極品拉麵
<四國高松> 九天十碗「手打十段うどんバカ一代」溫玉烏龍冷麵
<四國高松> 九天十碗 香川烏龍麵的基本點 めりけんや高松駅前店
▲ 丸子與日式天婦羅都很可口
▲ 最熱銷的溫玉肉片烏龍麵
▲ 肉片烏龍麵
▲ 自助佐料區
如果說緊實而富有彈性的麵條會帶來甚麼困擾,那麼一定是出在小朋友還很初階的咀嚼能力上,儘管興喜烏龍麵且早已經能夠獨力一人吃完一整晚烏龍湯麵,但小溫吃起這裡的烏龍麵速度還是非常緩慢,得要讓他花上更多的時間來咀嚼與吞嚥,最後只能讓溫嫂先回「海之驛站」挑選紀念品,而小溫則撐到最後一刻吃完整碗烏龍麵後才一路狂奔的衝往高速船碼頭搭乘往小豆島的船班。
▲ 烏龍麵的嚼勁對小人是個挑戰
飽食一頓每位烏龍麵後,搭上快速船,乘著風,繼續我們的瀨戶內海跳島之旅。
直島:<瀨戶內海藝術祭> 直島 202 海之驛站 & 美味烏龍麵
<瀨戶內海藝術祭> 直島 021 紅南瓜 與草間彌生的 黃南瓜
香川讚岐烏龍麵:<四國> 高松 欽山製麵所 - 烏龍麵鄉的極品拉麵
<四國高松> 九天十碗「手打十段うどんバカ一代」溫玉烏龍冷麵
<四國高松> 九天十碗 香川烏龍麵的基本點 めりけんや高松駅前店
<高松烏龍麵> 坐落於熱鬧兵庫町商店街的 烏龍麵市場 兵庫町店
<高松烏龍麵> 意外的老店:琴平町 「宗家 金毘羅饂飩 狸屋」
<香川讚岐烏龍麵> Tabelog 第一的讚岐烏龍麵名店:釜あげうどん 長田in香の香
<香川讚岐烏龍麵>傳承大眾食堂精神的烏龍麵名店:麺処 綿谷 丸亀店
<香川讚岐烏龍麵> 村上春樹都推薦的蒲生烏龍麵(がもううど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