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吃久違的肉肉餐桌安排了花蓮之旅,看著Google Map找尋景點時看到幾個原住民文化館,再隨著台鐵路線找尋,在豐田火車站附近看到了有趣的景點:花蓮考古博物館。
延伸閱讀:<花蓮美食>肉肉餐桌-經過六年,我們還是選擇了紐西蘭菲力牛排、<老溫隨筆> 花蓮肉肉餐桌 - 低溫烹調紐西蘭菲力牛排
年初的日本四國高知之旅去了高知市西邊佐川市郊區的佐川地質館,加上之前去奇美博物館在找尋台南景點時就很想去左鎮化石園區、樹谷生活科學館與南科考古館等與化石、考古有關的園區,因此看到在花蓮居然有考古博物館,很自然地就放入考慮名單之中。
延伸閱讀:<高知景點> 佐川地質館、<台南景點>奇美博物館
原本想吃拉古飯糰當早餐,但到了花蓮才發現拉古只有周間有營業,於是先去了老友家開的花蓮大同市場楊媽媽米粉羹買了米粉羹,飽餐一頓之後再驅車前往位在壽豐鄉離豐田火車站不遠的花蓮考古博物館。
延伸閱讀:<老溫隨筆> 花蓮大同市場楊媽媽米粉羹
沿著花東縱谷公路往南,進入了壽豐地界之後照著導航的指引轉入小巷因。也許是因為附近的郵局、派出所與豐山村辦公處等,讓這個巷子裡有濃濃的公家機關用地味道,讓人在停車時有點猶豫。在發現公家的停車場已經停滿車之後,稍稍在四周繞了一圈的同時發現也有其他遊客也在繞著圈子,不敢隨意停車,最後才在公園旁的空檔處停了車。
走入考古博物館,只聽見另一組遊客怯生生地問著館員哪裡可以停車,看來這莫名的公家機關壓迫感讓大家都有些顧忌。
答案,當然是不要太誇張擋住各方出入口都沒差。
考古博物館的票價非常優惠,幾乎可說是象徵性的只要50元,學生更只要25元,花蓮縣民更是免費。
在佐川地質館時曾經感慨地處偏僻的高知沒有經費能夠好好更新地質館的設備與資源,花蓮雖然同樣地處邊陲,頻繁的地震比高知更有過之,但2018年才終於轉型成立的考古博物館自然沒有佐川地質館的拮据,特別是利用最新的投影與互動技術,讓遊客能夠稍稍模擬考古研究,可以一窺考古學家如何解讀化石、遺跡背後的資訊。
一走入展廳,看到的是2018年進行北濱下水道工程時因為工程位置就在花崗山遺址範圍,因此工程進行時也安排了施工監看,在工程中發現陶片後就停工進行搶救挖掘。現場除了有照片外,更有當時參與監看的公務人員以及搶救挖掘的文化工作者,解釋了工程與考古如何並行,也說明了考古學者如何進行文物的挖掘與如何記錄挖掘時的資訊。
一旁,則是一面牆上一片灰,在塵土之中有著輪胎、電話與各種電子廢棄物。這是在說明現今生活的遺留物,也許在幾千年之後會成為考古的遺物,例如這些考古遺址的陶甕、陶器也都是幾千年前史前人類實際使用的日常生活之物。又例如在台灣的高山古道常有日據、清據時期打造的駐在所,在駐在所裡常常遺留有日據時代的醬油瓶、啤酒瓶等等。早年會被自以為的正義人士清除清理「非自然」物品,但現在的觀念是將這些物品原地留置,作為歷史的一環。
花蓮考古博物館另一個特色是與資訊科技結合。就在這個角落的另一端有個大螢幕,這裡有各種考古化石與遺物可以選擇,透過這台機器可以模擬考古學家做化石、遺物分析,在考古遺址裡將各種未知的遺物用各種分析方式與檢測方式,藉由分析的結果導引出各種推論來說明當時的人如何使用這些物品,怎麼過日子。
考古博物館裡最炫的肯定是入口處就可以遠遠就可以看到這個有著一副完整人骨像是解剖台的空間,這一副人骨是以投影的方式投射在平台上,這是根據花蓮市出土的史前人骨,科學家、考古學家、病理學家根據人骨遺留的痕跡或稱之為病理現象來推斷這副人骨的擁有者在史前時代的生活方式,以及為何會留下這些痕跡的原因,甚至分析當初的死因。
在平台投射下有許多按鈕,遊客可以選擇各個不同的骨骼位置,觀看每一處留下看似平常但在考古學家眼裡不尋常得痕跡,並從中推斷出各個痕跡背後的病變,以及導致這些病變可能的生活習慣或是生活方式,藉此來一窺史前人類的生活方式。
花蓮考古博物館有線上語音導覽服務,在周六與周日下午兩點半也有固定的導覽活動,可以在開始前十分鐘在購票櫃檯前集合。透過導覽解說,才知道考古博物館原本是豐田地區的產品推廣平台,由於豐田地區是早年豐田玉的產地,最後才將此地改造為花蓮考古博物館。因此,在博物館入口處,就有豐田玉造型的指示牌。
但是當冶鐵技術提升,製品取代玉器導致豐田玉交易價值大跌,也改變了花蓮這個區域的文化與文物。透過導覽,可以接觸更多非線上語音的資訊。
許多展示平台都是透過現代科技方式來呈現,對遊客而言是相當簡單而易懂,透過親手操作就可以理解。但是一些更傳統的考古場景,例如佔了博物館最大一塊的考古研究場地,或是一整面的地層剖面,就更需要透過現場導覽人員的說明,來了解這些場地的細節,以及展覽品、考古場地背後的故事與細節。
考古博物館裡有許多有趣著展品。例如東部地區的許多巨大看似不起眼但卻留有人類生活痕跡的石頭、石器。同時在花東地區也許多的遺物,這些遺物說明了時代的轉變,例如原本是重要的玉石產區,但是因為彩色珠在世界流行,讓玉器很快地退出世界,這些說明,透過解說人員口中更為精彩。
除了出產豐田玉的豐田地區,在花蓮地區還留有許多考古的遺跡與場域,在這一面黑板上可以看到在海岸與海岸山脈之間有著密密麻麻的考古遺址,這一面黑板裡有著極為龐大的資訊量。
整個考古博物館讓我花費最多時間的是偵探考古區的大書桌(沒拍到完整書桌),可以參考下面博物館的網頁連結。
整個書桌上有四個物件形成的四個區域,可以觀看其完整的報告,報告內容有每一個物件的來龍去脈,像是整個博物館各種資訊科技的總結,讓人有耐心地一個一個看完。
除了展場本身,在一樓一側有考古挖掘探坑體驗,場次開始前就可以看到許多小朋友在一旁等待,是個相當受歡迎的體驗活動。
花蓮縣考古博物館在二樓還有一些較小型與零星的展覽,但吸引力與可看性就比一樓的主展場有不小的落差。但在炎炎夏日的午後,花蓮縣考古博物館的館藏、展覽與空調,會是旅遊很不錯的選擇。
花蓮縣考古博物館
地址:974005花蓮縣壽豐鄉市場1號
電話:886-3-8652820
開放時間:
星期四~日 09:30–17:00
星期三 09:00–17:00
星期一、二公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