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吳市海事歷史科學館」的模擬駕駛艙
「吳市海事歷史科學館」也暱稱為「大和博物館」,與海上自衛隊吳史料館(鐵鯨館) 僅一路之隔,跟館外有個大潛水艇不同,「吳市海事歷史資料館」裡最著名的是以十分之一大小復原的日本知名戰艦「大和號」的模型,這「大和號」不僅是史上最大的戰艦,也被認為是日本造鑑技術的精華呈現,即使到今日,還有許多當時的建造方式在現代還是難以被理解,也因此打撈大和號是日本一直持續進行的工作,而「吳市海事歷史資料館」此時也有打撈過程的相關展覽。
衍生閱讀:廣島吳市 海上自衛隊吳史料館(鐵鯨館)
雖然只一路之隔,但「吳市海事歷史科學館」卻是需要購票入場,雖然不知道內容如何,我們還是買了打撈大和號的套票,並租借了中文的語音導覽。不過雖然有中文導覽,但機器的穩定性不不太好,解說的內容相當簡短,約莫與每個展示區的英文說明相近似的長度,因此實際能提供的資訊相當有限,只能說是聊勝於無,至少可以讓小童初步了解展示的內容。
▲ 大和博物館
▲ 購票處有專人幫忙
大展覽廳的一樓擺放著原尺寸縮小的大和號,自然是整個展廳裡最吸睛的展品,即使只是十分之一,還是讓人覺得十分巨大,特別是當走下階梯直到展區的最下層,仰望這只是十分之一的船鑑,更能感受到它的壓迫感。而走到艦首下方仰望,突然有種小時候的卡通「宇宙戰艦大和號」就在眼前凌空而過的錯覺。
▲ 大和號
▲ 連船底都做得相當仔細
▲ 讓人想起宇宙戰艦大和號
雖然說不是軍事迷,但也許就小時候卡通的印象,或是這一兩年唸了許多日本二次大戰前後的日本史,特別是那段日本與美國在太平洋上交鋒的歷史,讓大和號沒有太多距離感。如果水平向鑑首望去,艦首上的菊花紋章正是日本天皇的象徵,而這菊花紋章也正是打撈大和艦沉船時最重要的辨識標誌。
▲ 艦首的菊花紋章是大和號的重要標記
▲ 從三樓鳥瞰大和號
但除了巨大,這模型對細微處的鉅細靡遺也當讓人驚訝,例如船上每一個大小事物的細節都交待的十分清楚,除了最吸引人的主砲與副砲外,其他地方也不含糊,雖然沒有帶著長鏡頭進入展區,無法用照片來呈現,但無論是從一樓平視,或是從二樓、三樓鳥瞰都可以看到各處的細節。走到底部從艦底往上望時,可以看到艦橋部份的精細處,這對軍事迷應該非常有吸引力。
▲ 從艦底仰望艦橋
一樓的展覽間裡主要以吳市的歷史最介紹的重點,吳市是日本海軍重要的造艦基地,日本二次大戰的重要戰艦如航空母艦赤城號也是從同一個船塢所生產。展覽的內容從吳市的歷史到日本海軍在吳市的歷史,內容鉅細靡遺,但也由於呈現的方式讓內容顯得稍微沉悶,讓小朋友沒能有太多耐心。
二樓的展覽室裡展示的是二戰時期日本的許多重要武器裝備,其中最吸引溫嫂的是戰績最大空間的零式戰機。看過「永遠的0 」的小說與電影後,溫嫂就一直對傳說中零戰的模樣十分好奇,這架從海底裡打撈並復舊的零式艦上戰鬥機62型剛好成了最佳的展示品。除了零戰,在這個展覽室裡還有海龍潛航艇與特攻兵器「回天魚雷」,日本海軍後期因為資源困窘,建造了許多類似的兩人甚至一人操作的小型潛艇,在二戰後期許多戰役裡都有蹤跡,甚至成為特攻的武器。
衍生閱讀:<小說> 永遠的0
▲ 零式艦上戰鬥機62型
▲ 從機尾方向
▲ 前方黑色艦艇就是海龍潛航艇
走出二樓的展覽室後就大致結束了「吳市海事歷史資料館」的實體展覽,但在歸還了中文語音導覽後,在三樓的右手側有一個讓小朋友體驗以船為中心的科技原理。小朋友可以藉由玩模型來了解船體的結構,利用氣球來了解甚麼是浮力,用敲擊各種材質的材料所做成的木琴分辨不同材質的聲音,透過拉力遊戲來比較不同材質的重量等特性,也有個大水槽來製造波浪讓小朋友了解每一個波浪在水面上移動的狀態,甚至還有一個能夠模擬船隻駕駛的模擬器,是個頗適合小朋友的小小科學園地。
▲ 浮力
▲ 透過方向的變換來感受風造成的浮力變化
▲ 船體模型
▲ 雖然語言不通,但志工爺爺都相當親切熱情
▲ 用拉力遊戲來體驗不同材質的差異
▲ 不同材質的聲響也大不相同
在「吳市海事歷史科學館」的戶外平台上可以看到一路之格的「海上自衛隊吳史料館」外的潛艦全貌,如果沒有廣角鏡頭是拍攝潛艦最好的位置之一。回到一樓,我們走向了介紹打撈大和號過程的的特展區,裡面有打撈大和號的影片介紹與散落在海底的照片等資料,只可惜都是日文介紹,加上飢腸轆轆,於是草草結束後就到紀念品區買了海軍咖哩等紀念品。不像「海上自衛隊吳史料館」,「吳市海事歷史科學館」的紀念品店旁並沒有餐廳,而是在資料館的一旁有個「Beacon Seaside Cafe」才能覓食,海軍咖哩自然是熱門餐點,而理所當然的我們進去時也剛好完售。
▲ 鐵鯨號
離開時已經是傍晚時分,從早上的一心烏龍麵(細烏龍麵)後就沒有進食的小溫也開始不耐煩,但走進一旁的You Me購物中心卻沒有找到甚麼小朋友想吃的餐點,只有沿著空橋往車站方向移動,卻很意外的在遊客中心裡找到一份吳市的咖喱飯地圖。
衍生閱讀:廣島吳市美食 一心烏龍麵(細烏龍麵)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