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ames宰制全場 (Zimbio/ Jason Miller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面對騎士這樣的球隊,你沒有太多犯錯的空間,面對這樣的天份,以塞爾提克而言不犯錯都可能只能保持拉鋸,更遑論犯錯。第一戰裡塞爾提克因為缺少禁區威脅讓騎士隊的防守主導了節奏,加上連續的外線失手導致Evan Turner與Marcus Smart的情緒失控讓騎士隊一口氣拉開差距,嚴格的說,這也許還稱不上真正的犯錯,至少教練的策略與方針大致上是正確的。

除了整場都沒能發現球隊禁區缺乏威脅外。

Zeller 內線發威,塞爾提克首節掌握優勢

▲ Zeller是表現最好的先發球員 (Zimbio/ Jason Miller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第二戰一開賽塞爾提克的中鋒Tyler Zeller成了進攻的主軸,先就在空檔接獲Smart的傳球後,以一個投籃假動作晃起Kevin Love之後切入禁區製造Timofey Mozgov的犯規兩罰中一,接著當Smart繞過人牆到三分線圈頂起身吸引包夾後將球傳向空手切入禁區且無人防守的Zeller輕鬆扣籃得分,不久,當Turner的投籃被Mozgov封阻後,抓下進攻籃板Zeller右手轉身勾射得分,最後又利用一次界外發球,拿球後走右路切入禁區打板得手。

塞爾提克的前九分有七分來自Zeller,接下來的進攻也都已將球送往低位給Brandon Bass做為起點,並製造Love犯規迫使騎士隊用Tristan Thompson取而代之。防守上,雖然LeBron James幾次試圖要單打Turner,但最後以外線失手或失誤做收,塞爾提克一度取得16:8的領先優勢。

▲ Irving 前兩戰平均攻下28.0分 (Zimbio/ Jason Miller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騎士隊暫停過後,進攻的主導權由James轉換到Irving,開賽後以壓迫防守Irving相當有成效的Avery Bradley此時已經因為犯規下場休息Irving利用防守的Smart側邊移位較慢的缺點先是強行切入得分,接著再利用快攻上籃個人連得四分。此時塞爾提克試圖偷襲但Isaiah Thomas長傳Bass遭J.R. Smith抄截,James帶球過半場後盤球吸引塞爾提克全隊目光,此時從後方跟進的Mozgov接獲傳球扣籃得分,讓塞爾提克苦心拉開的八優勢在暫停後不到一分半鐘被追成只有兩分差距。

塞爾提克的優勢在Mogzov抓下進攻籃板後以力量完全撞翻Zeller再扣籃正式號近,雖然新上場的Jared Sullinger左底線翻身跳投不進,但Zeller抓下進攻籃板後右手勾進又取回領先。此時騎士隊的Irving又再度挺身而出,先是快速運球讓Thomas沉退過快後即停的跳投得手,再以滑溜的換手運球將Thomas騙入隊友的擋人陷阱後三分線外破網,如果不是Sullinger製造了Irving一次進攻犯規,第一節結束前將會是他的個人秀。

第一節26:25,塞爾提克領先。

第二節塞爾提克靠著Bradley、Kelly Olynyk外線得手一度在Bradley利用攻守轉換時Turner的助攻切入得分時取得45:36的九分領先,但Mozgov在Love助攻下扣籃得分,Turner一次漫不經心的傳球被J.R. Smith截斷後一條鞭快攻扣籃,而當Zeller低位單打James底線轉身勾射不進,抓下防守籃板的Love外傳James時直接送到了Olynyk手中,但當Olynyk衝向禁區以一打三時擺在腰間的球卻被Smith一把拍掉,所有人拼搶下形成爭球,最後Irving跳贏了Bradley取得球權,由Love翻身勾射得分,騎士隊又再一次縮小比分。雖然暫停後Sullinger圈頂砍進三分,但James在攻守轉換時利用塞爾提克球員缺乏溝通時上籃取分、Irving砍進三分取得領先,第二節最後由騎士隊以51:50取得領先。

場邊調度失靈,綠衫軍第三節垂淚

塞爾提克躲過了第一戰的第二節枯水期,但卻在第三節開戰遇到亂流。在Smart開節半分鐘跳投得手後塞爾提克過了將近三分鐘才再靠著Smart的切入取分,這中間騎士隊靠著Irving與Love的罰球連下五城,而在Smart的得分後又過了兩分鐘才靠著Sullinger上籃得分,而同時間裡騎士隊的Mozgov、Love在禁區得分與製造犯規連攻下八分,一口氣將比數拉開至二位數差距。

▲ Smart暑假真的給要好好苦練控球基本功才行 (Zimbio/ Jason Miller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這段期間裡總教練Brad Stevens將與James對抗連續吃鱉後又動了肝火的Turner給換了下場,但接手的卻是Jae Crowder,讓場上剩下Smart與Bradley兩名後衛控場。換上Crowder而不是Thomas的原因自然是因為Turner得要負責防守James,讓Thomas上場等於場上同時有Bradley、Thomas、Smart三人在場,雖然Stevens是個非常、非常、非常愛用小球戰術的教練,但在對騎士隊時他顯然縮手了,因此保守的以Crowder來負責對位。但在系列分析【騎士 vs 塞爾提克對戰分析】:武士與浪人的對決時就已經提過Bradley、Smart這兩人都不是合格的控球,當這個後場組合一登場的第一波進攻裡塞爾提克球員就在外圍慌亂的運球、導球、「遞球」卻理不出空檔。為什麼說是遞球呢?因為球員自亂陣腳實在太過慌亂,讓騎士隊的球員好整以暇的大膽貼身防守,讓塞爾提克球員只有在近身情況下才能將球交給隊友。所幸裁判此時的哨音救了塞爾提克,發界外球重整後Smart直接帶球上籃取分,他的這次得分掩蓋了前面呈現的問題。

這段時間最主要的崩盤原因其實整場都存在,甚至在第一場也都是問題。為了要防守James,塞爾提克的禁區球員得要分神來擔任第二道防線,在移防之後就容易失去位置,再加上塞爾提克的球員不分內外大致上卡位的觀念與態度都欠佳,這場比賽讓騎士隊抓下12個(第一戰15個)進攻籃板。跟Crowder、Olynyk靠彈性人堆外抓下的進攻籃板不同,Mozgov抓下進攻籃板時幾乎人都在籃下,這等於就是拱手奉送給騎士隊兩分甚至有加罰的機會。

而同時,還有另一個因素。從第一節開始塞爾提克就相當重視低位進攻,例如Zeller一改在第一場擔任中繼站轉回自己擅長的空手移位,在第一節就獲得不錯的成績。但第三節塞爾提克的先發再次和體時,低位單打發起進攻的工作都落在Bass身上。雖然身為大前鋒,但Bass開始磨練低位單打約莫是在Kevin Garnett待在塞爾提克的最後一年,所謂的磨練是指下球後能夠左右轉身或切或勾或翻身,但這幾年下來Bass大部分的動作還是翻身的跳投,但命中率相當不理想。這一場Bass在第一節製造Love犯規後幾次的翻身跳投都失靈,在禁區裡也挨了幾記火鍋,這段期間裡Bass就各有一次中距離翻身跳投不進與禁區的被封阻讓球隊的進攻受阻,特別是吞下火鍋後,Zeller的回防又過於鬆散,接應的James一個半場傳球讓偷跑的Love扣籃得分,逼使Stevens喊出暫停。

當然,這問題不應該算在Bass頭上,他已經做到自己該做且能做的事情。

▲ Bass的全場出手六投盡墨(ESPN)

暫停過後Stevens將Bass、Zeller兩人雙雙換下,換上了Sullinger與Olynyk。但騎士隊利用Love在外線將Olynyk調出禁區,接著將球移轉至側邊後由Smith切入禁區,當Sullinger被迫上前阻擋Smith後Mozgov無人防守,最後只能由Sullinger轉身犯規阻止進攻。接下來Olynyk在禁區假動作轉身無攻將球送回後場給Smart,此時Smart小弟在Mozgov協防時忙中有錯將球運到Love腳上,裁判一度誤判為回場球,改判後在中場發球的塞爾提克進攻時間只剩下六秒鐘,最後一陣慌亂中Smart只能自己運球到左側三分線外投了個大麵包。

由於Smart的麵包球落到騎士隊手中時24秒尚未走完,接到籃板的Love雙手長傳給中場的James,再轉傳給跟上的Irving,最後一個空拋讓James完成爆扣。以54:68落後剛被騎士完成一波15:2高潮的塞爾提克在滿場狂暴的歡呼聲中倒也沉得住氣,居然連暫停也不喊、進攻也沒組織下就帥氣的讓Olynyk在進攻時間還有18秒的情況下在三分圈頂跳投直擊前框,如果不是Mozgov在Irving一次漂亮的換手運球後一屁股的將Smart給撞倒在地吃了進攻犯規,也許這支球隊會這樣一路安心的打到第三節結束吧。

是的,還是沒有暫停,不過至少把Thomas換上場取代了Bradley,結束這一段根本稱不上有人在控球的鬧劇,而Sullinger也在Olynyk硬擠拋投不進下抓下進攻籃板轉身將球放進,止住了這一波的失血。

▲ 悲劇就這樣帥氣的發生了 (Zimbio/ Maddie Meyer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Thomas是個進攻優於組織的後衛,但他在場上能夠吸引對手的注意與包夾,在他上場後Crowder抓住機會在無人防守下直衝進區取分,而下一波進攻裡則是替Sullinger吸走了防守者讓他能接球輕鬆取分,在Turner被James牽制無法發揮下,Thomas的角色其實更為重要,捨棄Thomas而用例行賽就無法擔當控球的Smart是讓人難解的調度。

在Turner是實質控球下,面對James的情況下換人不僅要考慮到防守時的對位,進攻時的組織也是必須考量的因素,讓菜鳥控球在場上面對騎士隊已經是很大的賭注,放上連運球都有問題的Smart就是大大的失策。

塞爾提克以68:75結束第三節,勉強將落後控制在個位數。

▲ Thomas 沒能上場決定了這場比賽的勝負 (Zimbio/ Jason Miller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第四節一開賽James靠著罰球與強攻禁區連拿四分,塞爾提克則由Thomas的切入後急停跳投、Zeller勾射單吃Love、Turner跳投將比數追至74:79五分落後。此時James面框單打Crowder跳投不進,跟進抓籃板時與Turner碰撞少見的被吹犯規,Thomas運球過半場後利用Turner、Zeller連續兩個擋人甩開了Matthew Dellavedova,一溜煙的直闖禁區上籃得分還造成Love犯規小帳加一,將比數追成了77:79只有兩分之差。

這回換騎士沉著的沒有喊暫停阻斷塞爾提克的7:0小高潮,由James運球至圈頂單打Crowder,在Thompson一個單擋硬是擋住Crowder下,James在四十五度角兩分入網,但反攻時Thomas切入禁區時突然球鞋打滑掉球,不得以下喊了暫停。

這個暫停過後,騎士隊靠著James與Irving兩人主攻,在Crowder貼得不夠緊下讓James在外線取分,即使換上Turner也無法阻擋,而Irving也有辦法再Bradley的嚴防下得分,兩人或投或罰的聯手攻下最後的18分,塞爾提克雖然無力阻擋兩大球星,但也總有球員能夠在進攻上想辦法得分,但沒有防守下最後以91:99八分落敗,在客場吞下二連敗。

<第三戰展望> 塞隊調度問題待解 騎士昂首邁向橫掃

▲ Mozgov 單場送出五次阻攻 (Zimbio/ Jason Miller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James攻下30分,且在第四節末以各種方式取分毫無疑問是騎士隊贏球的功臣,除了得分,他強大的牽制力吸引塞爾提克球員的注意力讓隊友能輕鬆得分,也讓隊友有抓下進攻籃板的機會,同時在幾次攻守轉換時James抓住了塞爾提克球員回防懶散,隊友間又不相互提醒的壞毛病發動偷襲成功,這不僅製造球隊好的投籃機會,也給了塞爾提克士氣沉重的打擊。

連續兩戰騎士隊的兩大球星都有表現,反倒是Love上場時容易在低位成為塞爾提克單打的對象,他在場中主要剩下在高位牽制塞爾提克對位長人的功用,兩戰下來他的三分球九投只進三,是騎士隊目前為止表現較為失常的球員。

倒是這兩戰裡Mozgov表現極佳,平均11.0分7.5籃板還送出4.0次阻攻,他的3.5次進攻籃板幾乎都能造成傷害,如果不是犯規問題(4.5次),將會對塞爾提克形成更大威脅。

騎士隊在對戰裡占有太多優勢,只要不出大亂子,光是James與Irving兩人的心臟就足以穩住陣腳。

▲ Bradley前兩戰表現極差 (Zimbio/ Maddie Meyer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塞爾提克整體而言打得比第一戰更加優異,雖然統計表上的禁區得分以36:42落後,但原本上一場很脆弱的禁區這場比賽有了威脅力,也讓球隊的進攻多了穩定性,整體投籃的問題在於沒有一個穩定的射手在場上接應。全隊唯一稱得上射手的Jonas Jerebko只在第三節末上場打了四分鐘,還記得他在第一場是表現最好的幾名球員之一嗎?

當然,全場最大的敗筆就在第三節裡同時將Bradley與Smart放在場中。由於兩人都沒有真正的切入能力,也無法吸引對手包夾,Bradley兩戰的命中率更只有31.6%,最重要的是兩人都不是合格的控衛。放手讓Smart控球導致這段期間裡塞爾提克的進攻失調,而防守時又沒能鞏固好防守籃板,讓騎士隊的Love、Mozgov肆虐禁區,成了比賽的分水嶺。

由於塞爾提克沒有真正主控的「特性」,在換人時除了要考慮防守對位外,更重要的是要考慮球員真正的角色,在勢必得要用很矮的Thomas與很高的Turner輪流控球下,換人時往往得要考慮到超過兩人來同時調度。特別是塞爾提克本來就不是一支好的防守球隊,除了防堵對手三分小有成就外其他科目幾乎都是聯盟後段班,如果進攻不能保持一定水準,很容易被對手連續得分而落入深淵。

跟相當溫和的騎士隊主場相比,塞爾提克惡名昭彰的主場球迷將是這支球隊最後的倚靠,但場邊的球迷只能助威,真正需要的還是思慮周全的調度與場上賣命的拼搏。

最後還是要問一句:Jerebko到底在哪裡???

▲ 我想念我自己 (Zimbio/ Maddie Meyer /Getty Images North America )

 

第一戰:<Game 1> 內外失靈,塞爾提克不敵騎士  

 

第二戰:<Game 2> 調度失靈 塞爾提克苦吞二連敗  

 

第三戰:<Game 3> 一場永不輕言放棄的比賽  

 

第四戰之一:<Game 4-1> 一場悲劇的發生  

 

第四戰之二:<Game 4 -2> 衝突不斷,騎士與塞爾提克雙輸收場 

 

arrow
arrow

    vantor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